fbpx

節食並認為自己超重的青少年比前幾代人更容易出現抑鬱症狀。 點衝擊/存在Shutterstock

過去 30 年來,青少年超重或肥胖的比例有所上升。 與此同時,社會對減肥和節食的關注也在增加——即以“反肥胖”公共衛生運動、減肥和健身行業的擴張以及以體重為重點的媒體內容的形式——來自電視節目對社交媒體的趨勢。 我們知道,這些信息並未轉化為肥胖患病率的下降,而肥胖患病率在過去 15 年中一直保持相對穩定。 然而,我們不知道節食行為和體重問題是否有所增加——以及這可能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什麼影響。

我們的研究發現,2000-2002年出生的青少年(通常被稱為“Z世代”)比前幾代人更關心自己的體重和減肥。 我們還發現,節食並認為自己超重的 Z 世代青少年比前幾代人更容易出現抑鬱症狀。

節食和運動

為了進行我們的研究,我們使用了來自英國三個大型普通人群隊列的 22,503 名青少年的數據。 這包括對 1970 年出生的人進行的英國隊列研究、對 1991-92 年出生的兒童進行的雅芳縱向父母和兒童研究,以及對 2000-2002 年出生的兒童進行的千年隊列研究。 在 1986 年、2005 年和 2015 年,當參與者年齡在 14-16 歲之間時,這些研究收集了有關青春期早期減肥行為和體重感知的信息。

我們發現,與 1986 年和 2005 年的青少年相比,2015 年更多的青少年正在嘗試(或曾經嘗試)通過節食或鍛煉來減肥,或者稱自己超重。 儘管這些行為在女孩中更為常見,但在這 30 年間,它們在男孩中的患病率增加得更多。

一張圖表顯示了從 1980 年代到現在減肥行為的變化。

減肥行為的變化。
Francesca Solmi 和 Praveetha Patalay, 作者提供

我們還觀察到這一代中更多的青少年正在鍛煉以減輕體重。 這很有趣,因為我們從其他研究中了解到,從事體育活動的年輕人的比例一直保持相對穩定。 因此,儘管今天的青少年不一定比前幾代人鍛煉得更多,但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今天的青少年越來越多地鍛煉以減輕或控制體重。

最後,我們發現試圖減肥或自稱超重的青少年有更嚴重的抑鬱症狀。 特別是對於女孩來說,與前幾代相比,Z 世代的這些症狀變得更加嚴重。

顯示減肥行為和抑鬱症狀變化的圖表。

更多的青少年表現出抑鬱症狀。
Francesca Solmi 和 Praveetha Patalay, 作者提供

但至關重要的是,我們在這項研究中觀察到的差異都不能用最近的隊列中較高的 BMI 來解釋。

體重擔憂

眾所周知,減肥壓力和體重恥辱與身體不滿意和節食的風險增加有關。 我們的研究增加了現有證據,即將減肥作為公共衛生運動的主要重點可能會增加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從而弊大於利。

旨在降低肥胖患病率的公共衛生運動通常將卡路里標籤和鍛煉作為實現或保持健康體重的手段。 然而有證據表明,節食對長期減肥無效。

眾所周知,肥胖還受到許多社會決定因素的影響,例如來自社會經濟弱勢背景。 因此,將減肥視為個人責任,正如迄今為止所做的那樣,不僅無效,而且危險。 減肥的壓力會導致內在化的體重恥辱、身體不滿和飲食行為紊亂,眾所周知,所有這些都會增加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問題。

根據 BMI 表揚年輕人減肥或表達對他們的關注,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在所有 BMI 水平上,飲食失調和身體不滿都與負面的心理健康結果相關,這是我們在研究中觀察到的。

因此,促進良好的身心健康高於健康體重和減輕體重至關重要——並且教育孩子們享受鍛煉作為學習新技能和與朋友共度時光的時間,而不是作為吃飯的理由。 反肥胖運動在設計時考慮如何預防不良的心理健康結果或飲食失調也很重要。

談話

Francesca Solmi 由 Wellcome Trust 爵士 Henry Wellcome Fellowship 資助。

Praveetha Patalay 獲得 ESRC、Wellcome Trust、MRC 和 UKRI 的研究資助。

Translated By GNMT, Written By Francesca Solmi, 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Division of Psychiatry, UCL, https://theconversation.com/gen-z-teens-dieting-and-worrying-about-weight-more-than-previous-generations-150297